罗马人的故事 (一)

时间线上,第一本书讲述的是公元前 753 年至公元前 270 年间罗马的历史,在这 500 年间罗马完成了从建国到统一意大利(北至卢比孔河,南至墨西拿海峡)。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这一时期罗马政治制度由王政向共和演变部分的内容:

奥义书

读的是商务印书馆黄宝生的版本,翻看了《大森林奥义书》的第一章,于我而言,很难耐着性子去通读琢磨这本书,导言部分已高度提炼,就此做一个整理。

印度上古时代也称吠陀时代。现存的吠陀文献包括。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在序言中非常真诚的告诉读者,如果想要深入这本书想表达的思想该怎么读:

  1. 耐心读两遍。
  2. 先读 《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 - 一篇哲学论文》、《视觉与色彩》。
  3. 熟悉康德的主要著作和这本书的附录,把附录读两遍。
  4. 最好读过柏拉图和《吠陀》《邬波尼煞昙》(奥义书)。

他是这么这么说的:

活着

2025年10月4日读《活着》

“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它,它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就不会不高兴,耕田也就起劲啦。”

窄门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马太福音》第七章第十三、十四节

悉达多

Siddhartha 一词是由两个梵语词汇所构成:Siddha(意为已获得)+ artha(寻求之物),而这两个词连接在一起时,其意思便成了“已找寻到(存在的)意义之人”、“已完成目标之人”或“修行圆满之人”